晚报讯(陈国孟) “学校里的太阳能发电站不久前投用后,我们乡村小学居然也用上了太阳能发电啦!”11日,仙游县大济镇汾阳小学的学生小李高兴地告诉笔者,教学楼屋顶上多了几排晶体硅板,学生们不仅“亲密接触”太阳能发电站,还能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低碳生活,更可节省大量电费,多亏了村里为推广绿色能源把学校顶楼建成太阳能发电厂。 汾阳村地处大济镇北部,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源充沛,光照充足,水稻、甘蔗蘑菇、荷兰豆等特色农业闻名遐迩,并被列为莆田市第三批“幸福家园”建设试点村,自去年以来共实施了10个计划总投资4800万元的试点建设项目,促使改建蜚乌危桥、改造蜚乌街立面、兴建休闲景观带和生态果园等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特别是为推广绿色能源,策划了利用光伏进行太阳能发电的分布式光伏电站(利用太阳能发电)这一投资23万元的绿色环保新能源项目。 该村科学地选址在平常无人使用的村小学教学楼顶楼,并在供电部门的帮助下,在没有破坏屋面原有的建筑结构前提下,顺利安装了3排2000平方米的晶体硅板和逆变器等太阳能发电装置,3月初正式建成了仙游县第一个多功能光伏发电站。该小型太阳能发电站性能非常稳定、至少能运行25年的,其晶体硅板接收阳光照射之后,会产生电压差,从而产出直流电,再经过一个逆变器,变成稳定在220伏上的交流电,这样就可以并入学校的电网,为学校正常供电。经测算,日可发电150度至200度,直接供给汾阳小学及全村的几百盏路灯,预计年可为该村节省电费5万多元。 据了解,当前,雾霾已经成为重大民生问题,而电能替代,特别是清洁能源替代可以有效缓解雾霾。“现在全国中小学都在提倡节能减排,闲置屋顶放置太阳能板来发电,晒出绿色环保新能源,可以让全校师生及村民亲眼看看太阳能是如何环保发电、如何节约能源的,学生们可以真正体会一下什么是‘低碳生活’,让绿能观念深植人心。”该校李老师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