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美丽莆田社区
我市各县区多措并举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水系绿化 城乡美景
【发布日期:2017-12-14】 【来源:】 【阅读:次】【作者:晚报记者 卓志洪 通讯员 刘金梅】

      编者按:今年,我市各县区以“森林城市攻坚年”为载体,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大力实施城市绿化、乡村绿化、道路绿化、海岛绿化、屏障绿化、园区绿化、水系绿化及石头山绿化等八大绿化,在全市范围营造“创森”良好舆论氛围。

 

(东圳水库退果还林。)

 

城厢区:河道绿化  退果还林


  
  近年来,城厢区大力推进水系绿化,积极开展各项造林绿化宣传活动,通过宣传单、张贴横幅、网络媒体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和途径,对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教育工作,广泛宣传生态文明建设,营造舆论氛围。
  推进水系重点项目建设。近年来,城厢区水系绿化项目重点项目有北渠绿道一、二期工程,钟潭溪河道绿化、东圳水库退果还林工程。北渠绿道工程全长5.5公里,项目总投资约9900万元,目前已完成一期和二期工程,项目因地制宜,从景观和功能各方面相互协调,创建合理的滨水空间,打造一条连续、畅通的慢行系统,实现城市与自然的绿色延伸。钟潭溪综合治理工程投入资金1.7亿元,明确防洪(保安)、景观(绿化)、生态(休闲)”三位一体的宜居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对1.4公里河道两侧滨水地带各10米范围进行景观绿化建设,建成绿化面积2万平方米,达到护堤固岸绿化美化的目标。东圳库区退果还林工程2016-2017年共实施5700亩,人工除去原有经济林树种,种植香樟、木荷等阔叶树种,以达到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的目的,完善水资源配置体系、保障莆田市民饮用水安全。
  同时,该区还通过多种形式宣传绿化。3月25日该区组织各级领导干部、群众约150人,到常太镇松峰村的东圳水库边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共栽植枫香、天竺桂树苗1600株。通过义务植树提升群众爱绿护绿种绿意识,形成全社会重视生态保护,广泛参与城乡绿化建设的氛围。同时,采用传统宣传和新媒体手段,通过张贴横幅、宣传画、发放宣传单、创森简报、报纸、《今日城厢》微信公众号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并积极开展市花月季展、多肉植物展等展览类的绿色主题活动,展示近年来城市绿化建设的亮点,提高全社会绿色文明意识。

  (荔城区集镇项目区。)

 


  荔城区:河流治理  生态建设


  
  近年来,荔城区水系绿化工作重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方面是加强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建设,另一方面推进安全生态水系建设。
  据悉,荔城区中小河流治理重点是拟对南洋片东郊河、洋埕河、和平河及桥头河4条主河道进行综合整治。项目规划整治河道总长度为25.5公里,共划分11个项目区。实施年限为3年,工程设计标准按10年一遇防洪排涝标准设计,主要工程措施为河道清淤疏竣、岸坡整治、水系连通、及河道两岸15米内景观绿化。
  安全生态水系建设是在以往整治河道基础上进行生态提升包括已整治主河道的周边水系生态建设,规划治理河道长266.7公里。建设的指导思想是顺应自然,因势利导,坚持保护优先,自然修复为主,把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结合起来,恢复河流生态环境,改造渠化的河道,重塑健康自然的弯曲河岸线,为生物提供多样性生境,让流域重现生机。
  今年来,荔城区还对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对南洋片河道进行综合整治,取得了良好的成效。2012年至今完成了新度镇东郊项目区、黄石镇集镇项目区、黄石镇沙堤项目区、黄石镇华中项目区、黄石镇镇东湖项目区共13.3公里河道整合及两侧15m范围内水系绿化工作,同时完成了企溪及其支流安全生态水系建设15.0公里的河道水系绿化,受到了各级部分及当地群众的肯定。
  与此同时,荔城区建立健全河道日常巡查监管机制,按照“属地、整合、分类”的原则,把河道日常保洁工作纳入城乡环境卫生管理范畴,实行主次河道分类管护,镇街、村居分别保洁。形成了“机构统管、镇街监护”的模式。整治后的南北洋河道由河道管理单位市木兰溪水利管理处负责统筹监管;由属地村委会统筹河道日常保洁工作;属地镇政府负责河道两岸相应范围内的具体管护。
  

(整治后的笏石溪。)

 

  秀屿区:一河一档  全面整治


  
  近年来,秀屿区深入贯彻落实上级推进河长制工作要求,第一时间出台区镇两级河长制工作方案,抽调6个部门8名骨干成立专职的河长办,全区4名处级,72名科级河长全部走马上任,聘用133名河道专管员,开展日常巡河护河工作。目前,该区已委托市设计院开展一河一档编制工作,并进行全面治理。
  秀屿区还安排180万元专项资金,开展河道清障专项行动,共清理河道阻洪围堰16处,恢复河道水域面积约19000平方米。全区河道基本实现无障碍阻洪、无垃圾漂浮的目标,恢复河道行洪能力,河流面貌得到较大改善。
  结合中央环保督查,通过石材加工行业、畜禽养殖、排污口等专项整治工作,从源头上根治黑臭水体、牛奶河等现象。全区共封堵排污口40个,拆除关闭往河道排污的242家石材加工场及223家养殖场,并对17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环境违法行为进行立案查处,共计罚款101万元。
  在3月份河道清障专项行动之后,荔城区自加压力,又投入500万元,开展河界整治行动,通过对全区河滩、河岸界线内的所有种植物进行清理,恢复河岸原来面貌。同时,为保障河道整治工程资金来源,该区创新河道建设资金投入模式,取得兴业银行贷款6亿元,用于今后5年河道整治工程。
  此外,秀屿区紧抓水利部大力推进江河湖库水系连通的有利时机,根据土海湿地公园总体规划,打造区级水流域治理精品工程,并积极规划镇级河道示范工程,营造各镇、各部门对标看齐、竞争赶超的建设氛围。今年计划投资1.2亿元,用于提高土海水质及周边水环境治理,提高土海滞洪及行洪能力,结合水系绿化、步道、休闲广场等措施,将土海打造成集防洪、旅游、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综合性场所。省水利厅陈国梁老厅长高度肯定我区河长制工作,对土海湿地公园评价为“废地变湿地,湿地变宝地”。
  
 

(仙游县兰溪全景。)

 

 仙游县:水上“添花”  靓丽“家园”


  
  近年来,仙游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莆田市创建国家级森林城市的工作契机,秉承“森林化”的生态型城市理念,以母亲河木兰溪为主铺开水系绿化建设。按照“以兰水为魂、以绿地为脉、以人文为韵”绿化理念打造绿化生态水系,重点在木兰溪城区地段的“一溪两岸”开展城市水系森林生态廊道建设,保护和发展木兰溪水乡特色,改善木兰溪生态宜居环境。木兰溪仙游段防洪生态景观工程总投资20亿元,计划分三期建设总长75.82公里堤线,采用“防洪、景观、生态”三位一体的生态理念配套总投资约8亿元的水系生态景观工程。至目前,已完成投资6亿多元,完成绿道建设35公里,绿化面积91.6公顷,初步形成一道“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滨江生态廊道。
  据悉,实施生态水系绿化工程,是仙游县委、县政府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加快推进美丽莆田行动的重要民生工程。为做好水系绿化工作,仙游县改变传统河道治理方式,统筹推进、系统治理,在县政府统一主导下,各部门联动协作,统筹水系绿化景观建设等项目建设。坚持把水系绿化作为创森一项重点项目来抓,明确实施水系绿化工作的责任主体,并把水系绿化任务纳入相关单位年度目标任务进行考核,形成上下致力于水系绿化的格局。按照“突出重点、打造亮点、分片分段、全面覆盖”的原则,明确年度目标任务,集中力量实施重点水系绿化项目建设,把治水和水系绿化同步推进。
  仙游县还借助木兰溪防洪与水生态环境治理的难得机遇,聘请具有国内一流团队进行规划,切实做到规划高起点,将木兰溪仙游段防洪标准从原来的20年一遇提高为30年一遇。同时将水系生态环境治理一并纳入高起点规划。立足于利用木兰溪在仙游主城区穿流而过和罕见的自然资源,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布局绿化、美化、亮化项目,构筑“一河清水、两岸秀色、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美景。适地适树,按照适地适树和满足防洪要求的原则,侧重于休闲滨水溪岸的改造提升,使滨水溪岸的绿化景观更加丰富,更具观赏性。休闲滨水绿地配置采用复层配植,即乔、灌、草、藤的组合,以乡土树种、名贵树种的大乔木为背景,配植毛杜鹃、紫花芦莉等时令花卉和观赏性灌木,营造层次分别、色彩交替的生态景观。边坡根据水深、淹水、时间、护岸类型等条件,合理配置挺水、湿生、中生植物。驳岸以生态型自然地貌和植被以及乡土植物为主,构建完整的适应水陆梯度变化的近自然植物群落。
  仙游县还将防洪与水系生态环境治理相结合,水系生态景观与城市、绿道、林业、旅游等规划相结合,注重观景与亲景、静态游与动态游、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树立“公园化”的生态型城市理念,充分融入仙游红木文化、地域历史人文、传统特色产业文化以及休闲、运动、艺术等元素,以文化体现特色,打造富有特色水生态景观示范带。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