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人做“小”文章 闯出条条致富路
【发布日期:2011-11-08】 【来源:】 【阅读:次】【作者:】
据统计,我市每年成功转移出40、50万的农村富余劳力,分布在全国各地闯荡,或经营品牌日渐叫响的“莆仙小吃”,或买卖莆仙土特产,或进厂打工,实现“转一人富一家,流一村活一方”的发展目标。那么,莆仙特色小吃在外地能否以“小吃”做出大文章,能否做好“小”生意闯出富裕路?日前,晚报记者走基层深入闽南一带采访。
据介绍,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当作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宣传发动,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建立健全转移机构网络,使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序、有效。早在上世纪90年代,我市仙游龙华、园庄等农民工在外经营莆仙特色小吃,目前全县共有20多万人分布在北京、广东、上海等全国各地经营莆仙小吃,每年为我市带回30多亿元收入。
深秋的闽南厦门集美,到处是古朴典雅,秀色可餐。走进集美街岑东路,一家挂着阿肥发扁食的小吃店吸引记者的眼球,这家扁食店的招牌写着来自漳州,源于仙游,生意十分红火,店内排放6张桌椅,坐无空席,一些席位客人刚离去,就有新客人来补上,店老板下厨送饭忙得不可开交。 那么这招牌写着何意?店主李建明解释让记者释然,原来这是仙游人在漳州开扁食店红火了,就在全省开起扁食连锁店。李建明说,他来自仙游枫亭镇,妻子是仙游盖尾人,两人经营的小吃店富有莆仙特色,主打仙游扁食。由于仙游扁食“皮薄馅鲜、嫩滑爽口、味道鲜美”的鲜明特色,一直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记者在阿肥发扁食店看到,店内菜谱均是莆仙特色小吃,除扁食外,有炒饭、粽子、茶叶蛋三种,价格也不贵,扁食每碗4-6元,炒饭4-6元,粽子4元,茶叶蛋1.5元,生鲜扁食每斤20元。 李建明的扁食店左边是沙县小吃,右边是蒙古牛肉店,竞争也十分激烈。那么这样的小吃每天会吸引多少人来消费?李建明告诉记者,仙游特色小吃风味独特,在市场很有竞争力,他每天要接待600-800多人次的消费者,这比周边其他地区的小吃店要高出二、三倍,所以他和妻子每天5点起床忙生意,晚上12点左右才能休息,每天营业额达5000元-8000元,尽管集美的每间店面月租金高达5000元,但生意还是不错,现在仙游许多地方出现扁食村、面包村,村民均是外出经营扁食、面包。 与阿肥发扁肉店相融不到10米的地方,有一家挂着莆田炝肉店。记者走进该店时,店内只有6张桌椅,但店内整洁简朴。店主人是位年青人,名叫林建国,刚结婚两年,与妻子前一个月从老家笏石来到集美,以给炝肉店登记为小林炝肉店,虽然商店才开张一个月,但生意十分兴隆。听到老乡到访,店主人更显得亲切热情。记者看到该店张贴的菜谱标明,每碗炝肉6-8元,炝肉+兴化米粉8元,咸饭每碗2元,米饭1.5元,时蔬小菜2元,小菜1-2元。明码标价与家乡的炝肉店无异。林建国说,虽然莆田炝肉店刚开张不久,但由于风味独特,在集美才开张一个月,已是名气大噪。李建国说,肉有很多种做法,但是莆田的炝肉却是唯一的。这道菜也是莆田人非常喜爱的一道, 看似简单,做起来却是非常难,要做好炝肉,没有真传,是很难作出地道的炝肉。一位前往消费的财美大学财经学院学生对莆田炝肉情有独钟,他说,他从上小学时,就喜欢吃莆田炝肉,想想饿的时候,吃上这么美美的香香的肉,该多幸福啊。 与炝肉店相隔不到三家商店,又是一家莆鲤香,别看卤面店店面狭小,可食客不但坐满店内的桌椅,还将桌椅搬到人行道上。经营者陈清霞,是地道仙游人,在集美经营了10多年,陈建霞说,在集美,莆田的卤面算是最富盛名的小吃了,她每天所打的面条,单面粉就要用上200多公斤。面,是自制的,在外面比较少能买到。莆田的卤面佐料倒很多,有海蛎,蛏子,干贝,虾干,精肉,蘑菇.....卤面的工序不难,但是要做地道的却是很困难,所以许多外地人看到莆田卤面生意吃香,就纷纷模仿,但却风味口感总是稍逊一筹。在人行道上,街头凉风习习,舒适宜人,吃上莆仙卤面,闻着香喷喷的莆仙的海蛎汤,领略莆仙特有的小吃风味,人的食欲顿时上来了。 另外除了卤面上,还有卤米粉,米粉也是莆仙特有的一种美味小吃。它是一种由大米的米浆制成的细粉丝,再用海鲜、韭菜或者青蒜或炒或煮而成的小吃。有的还加适量的香菇丝和黑木耳。由于粉丝细而富于弹性,海鲜味鲜,无论炒或煮,均十分可口,故成为名闻省内外的著名风味小吃。兴化粉比别的米粉都白且细,煮时加上花生油,那个叫美味啊也是令人生馋。 与陈建霞店面相邻的是一家馒头店,记者一打听才知,这家叫阿良包子铺也是仙游人开的,经营五谷杂粮,店内售卖各种款式馒头、糕点,单用蒸笼就达30多个,阿良告诉记者,她来自仙游园庄,园庄镇是全国面点师之乡,所制作的馒头、小笼包等小面点口感好,味道香,在全国很有名气,园庄镇在全国有7000多家面食包点店、50多家面食原料经销店,每年创收近4亿元。 记者发现,在全长不到100米长的岑东路,分布着5家莆仙特色小吃,这还不包括多个赤饼、油条、马蛋等摊点特色小吃,一条条小吃街,既承载着无数家庭和学生维系生活的渴望,又为广大市民带来生活的便利。 在岑东路的北面是集源路,一家老茶人茶店令上印象深刻,该茶店的老板为仙游赖店傅世荣和妻子合开,傅世荣妻子黄丽清为安溪人,这位精明的莆仙人,依靠妻子家乡的特色产业,凭借莆仙特色方化,在集美开出特色的茶叶店,茶叶店将闽南的茶文化和莆仙特色文化结合一起,品莆仙文化,尝莆仙小吃。而如今,傅世荣更是把自己的生意拓展延伸,当起了“油”老板,做起了“油”生意。 晚报记者 李金春
|
- 市总工会助力木兰溪生态文明发展项目入选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
- 湄洲岛生态低碳发展案例再次亮相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 大爱和平 文明互鉴 第九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在湄洲岛举行
- 灵华线羊角寨隧道上演“紧急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