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兴教助学的大爱画卷
【发布日期:2012-08-31】 【来源:】 【阅读:次】【作者:】

    开学前夕,地处界外底的秀屿区石城学校重扩建工程成功收尾,迎接师生们的到来。与此同时,该校收到来自远洋新加坡、捐建巨额资金用于学校建设的侨胞林家三兄弟的来信,信中对学校的建成表示祝贺,同时勉励学校师生认真做好教学和学习工作,争取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学子报效祖国。据不完全统计,近二十多年来,侨胞林先生一家先后捐助近800万元用于石城学校的兴建工程,而每每学校出现困难,他们均第一时间无条件地捐助,让学校度过难关。
    这,只是秀屿区民间重教助学的一个缩影。记者从秀屿区教育局日前召开的校安工程建设促进会上获悉,截至日前,秀屿区校安工程竣工项目77个,投入资金12878.1万元,令人感动和兴奋的是,秀屿区民间重教之风尤盛,其中共吸纳社会兴学捐款4581.2万元。那么,界外底人为什么热衷于捐资兴教呢?开学前夕,记者深入秀屿,就该区民间兴教助学现象进行了深入的采访。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地处海峡西岸中部的秀屿区,以校安工程建设为主轴的“教育强区”战略正在稳步推进,区委、区政府把发展教育作为关注民生、建设和谐秀屿、幸福秀屿的大事抓紧抓实,在坚持教育财政主渠道投入的前提下,广泛发动社会资金支持教育事业,涌现出一大批主动关心教育、慷慨解囊捐款办学的有识之士,他们中间既有身家亿万的海外侨界精英,也有艰苦创业事业有成的民间贤达,还有家境不顺、生活囹圄的“低保”老人……为了家乡教育事业的振兴,他们的拳拳爱国爱乡之心,兴教助学之情,勾勒出一幅幅挚诚纯真、荡气回肠的大爱画卷。

 

海外侨胞桑梓心

 

    林和义老先生祖籍秀屿区埭头镇石城村,21岁时,因家境窘迫,他只身下南洋去了新加坡,在一家船务公司打工。经过十几年的打拼,有了点小积蓄,他看到从事航运是个有利可图的行业,就举债买了一条油轮,由于经营有方,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他有了个拥有十几条万吨大油轮的航运公司。1988年,林和义先生时隔30多年第一次回到祖籍地石城村。第二天,他来到了自己幼时因家境贫寒,只念了两年书的石城小学,看到二排土石结构的教室,想起自己没有文化吃过的苦头,他对随行的村干部说:“你们操点心,我出点钱把教学楼给盖起来。”才过半年,由林和义捐资68万元建起的“和义楼”交付使用。1990年,年逾古稀的林和义老人病危,临终前他对国华、恩高、恩强三个儿子说:“我牵挂的是家乡的发展,特别是教育,你们要继续为建好家乡石城学校常出力、多出力!”林和义先生过世后,他的仨儿子不忘父嘱,继续着捐资助学的接力。1994年至2001年,林家兄弟共捐资380万元修建一幢新教学楼和一幢综合办公大楼以及校门、围墙和操场,并为学校开设了语音室、电脑室和多媒体教室,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根本的改善。1994年,林和义的大儿子林国华带头捐赠30万元,倡议在石城学校成立奖教奖学基金会,基金达到96万元,每年有6至8万元用来奖励教书育人成绩突出和品学兼优的师生。石城学校的教育质量得到大幅提升,该校近八年中考成绩优秀,名列全区前茅。为了更高起点、更高标准办好石城这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秀屿区政府在2010年4月决定重扩建石城学校。当年9月工程开工建设,远在新加坡的林家兄弟得知新建学校尚有资金缺口时,又一次捐出300万元人民币,使这项校安工程得以顺利进行,现在已进入扫尾阶段,全部工程(含美化、绿化、硬化)于开学前夕全面告竣,一座宏伟、美观、亮丽,在全市堪称一流的石城学校傲然屹立在海峡西岸,东海之滨。
    2011年8月的一天,烈日当空,炎阳灼热,在埭头镇鹅头村填海造地的工地上,一位脸庞黝黑、精神抖擞的老人正与学校校长、村干部商讨鹅侨小学异地搬迁建设方案。他,就是鹅头村旅居马来西亚的爱国侨胞吴建中先生。吴先生在海外谋生几十年,并没有使自己变成大富豪,但所幸儿女成才,事业有所建树。近几年,他每年都要带儿女回国。回到故里,看到村民的生活一年年见好,他高兴。看到学校校园面积窄小,办学条件不是很好,他心忧。去年,吴先生得知区政府把鹅侨小学列入校安工程建设对象,但建筑资金还不够时,立马从南洋飞回国内,捐出90万元作为填海造地等前期运作基金,并表示随着建校工程的进展将继续捐赠。吴先生是渔家后代,素来能吃苦、懂俭朴,他常对自己的儿女说:“你们在南洋受到良好的教育,你们的根在中国,在鹅头,要帮助鹅头的孩子也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他要自己的两个儿女每人每年从日常生活开支中省出5万元钱,在5月份前赠给学校,用于奖教奖学。去年八月,吴建东老师从校长手中接过6000元奖教金时说:“吴老先生尚能如此重教助学,我们为人师者没有理由不更加热爱教育、献身教育。”

 

民间贤达助学情

 

    地处城乡结合部的笏石镇贝津小学,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容,清塘大道穿校而过,学校2007年拆迁,新址校园面积达到31亩,2009年开工,二幢教学楼拔地而起,一幢已投入使用,一幢正在装修。校园内除了教学用房外,还有250米环形跑道的运动场,也有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绿化、硬化等工作正按部就班进行。这所学校总投资达1700万,规模、设施堪比城里中学。8月25日,星期六,村主任林国新带着村干部一班人马正与学校老师在栽90多株槟榔树。他说:“村里这几年财政收入有所好转,为了建校,村里已投入400万,占村财的85%。我们村干部少则捐几千,多则捐上万,表表心意。”在校门旁围墙上镶嵌着一块硕大的大理石“芳名榜”,上面密密麻麻镌刻着几百号捐款者的芳名与捐款数目,观者无不感受到这里兴教助学的浓厚氛围和对捐赠者的由衷感佩。
    年近80岁的村民詹白驹老人近年来随儿女长住厦门,早在学校搬迁前,就向村里打招呼:“学校什么时候新建,一定要告诉我,我将出点微薄之力!”学校开工后,詹白驹带上几个儿子来到工地,将自己积蓄的10万元连同孩子的40万元送到村干部手中。东峤镇下房小学建校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学校面积严重不足,周边民房拥挤,已无发展空间,而且是危房。村支书朱文桂多次召开村民代表恳谈会,他说:“办好学校是村里的头等要事,这件事没办好,我这村支书算是白当了。”今年,村里说干就干,征地十亩,工程已经开工,新校新学期将交付使用。建校前期没有资金,朱文桂带头捐出20万元。在他的感召下,他的侄儿,中宏公司的朱德来捐了50万元,他说:“钱以后可以再挣,而孩子们能在安全的环境里读书比金钱重要得多!”下房村50多岁的民营企业家朱国荣向来有乐善好施的美德,这会儿别人捐资建校,他怎甘落于人后,也捐出了50万元,以弥补建校资金不足的缺口。
    在埭头镇汀岐村,人们说起民营企业家林先霖,都说他是个“小气而又大方”的人。说他小气,每次他从外地回家,从镇上到家里三里路,甘愿走路,而不愿花钱搭车,他平时的穿着普通极了,不认识他的人总以为他是个乡下仔、农民工;说他大方,是因为他对公益事业捐赠该出手时总出手,从不吝惜。前些年,汀岐村两所小学合并选址新建,他一出手就捐款210万元,并为学校配置了全新的课桌椅、电脑室,还为500多位师生每人赠送一套工作服(校服)。为此,市政府为林先霖捐资助学义举颁发了银质奖章。

 

邻里乡亲兴学意

 

    在秀屿大地新一轮兴教助学浪潮中,从村居干部到普通农民百姓,都能明事理、识大局,把校安工程当作自家事对待。平海镇下港村村民许金喜,自家的老宅是土木结构,建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已成危房,去年准备翻建,当村里小学新建,需征用他家二分地时,开始他心里有些不情愿,经镇村干部的开导和协调,老许让出了这二分地,还拿出征地补偿款中的3000元捐给学校。在东峤镇下房小学校安工程现场,人们时常会看到五六位六七十岁的老人,他们有时拿掉路上碍脚的石块,有时用铁锹铲着土,填平凹陷的路面……原来他们是建校董事会的成员,每天无偿为校安工程做事,不拿报酬。朱献义老人只要不是下雨天,你准会在工地上见到他的身影。学校的老师亲切地叫这些老人为“老义工”。
    林金东是笏石镇贝津村老年人协会会长,老人家平日省吃俭用,这次贝津小学修建“大裕讲堂”, 他从儿女给他的伙食费中拿出了5000元捐给“讲堂”修筑小舞台。每当学校举行节庆或学科讲座,凡是登上铺着红地毯小舞台的同学都说:“真感谢金东爷爷为我们提供如此优雅的活动空间,我们要好好学习来报答他。”
    今年已84岁高龄的埭头镇埭新社区离休老干部谢庆东,离休后随女儿居住在上海,他偶尔回乡一次,埭头中心小学和莆田十一中是他必去探访的地方。去年,老人家清明节返乡祭祖,得知两所学校正在进行校安工程建设,便亲自到中心校和十一中分别捐资30万元和40万元。谢老说:“我现在离休了,衣食住行医都由国家给包了,有生之年我还想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再出一点力。”果不其然,今年春节,埭头镇成立教育发展促进会,谢庆东先生拿出平时的工资积蓄,并卖掉部分股票、证券,共捐赠100万元给教育促进会。谢庆东老人的行善之举在当地成为美谈。
    苏小帅今年已经是初中三年级的学生,几年前小苏同学因故失去了父母成了孤儿,平日生活起居由爷爷照看。去年,当他得知母校大丘小学要新建一幢教学楼,就把平时节省下来的伙食费500元捐给学校。校安办工作人员感动得差点落下眼泪,婉言谢绝了他的捐赠。小苏同学说:“我虽然失去了父爱母爱,但政府、社会、老师无时不在给我许多爱护,500元钱是不多,但能让更多的学弟们在舒适的校园里学习,我就舒心了。”苏小帅硬是搁下了500元钱,并表示竣工那天他一定会再来看一看。
    8月26日,在埭头镇后亭小学,40多位高年级同学自发来到学校操场,在校长林雪雄带领下,与老师一道把民营企业家沈剑华捐赠的200套崭新桌椅搬进刚竣工的教室。五年级学生沈钰印往返教室七八趟,搬得满头大汗,老师让他歇一歇,他说:“新学期能在新教学楼新教室里坐着新课桌上课,再累心里也觉得甜!”后亭小学拆旧新建教学楼,政府拨款连同民间筹资170万元,建筑面积一千两百多平方。那气派堪比城里学校。
    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界外底自古民风纯朴,尊师重教之风盛行,记者有理由相信,这块日渐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热土上,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兴教助学的热潮必将一浪高过一浪,推动该区教育事业的全面振兴……            晚报记者 林双辉 通讯员 林文守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