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生活视角
父母的四个角色
【发布日期:2018-07-22】 【来源:本站据《生命时报》】 【阅读:次】【作者:】
  身为父母,都希望为孩子铺好路,让孩子的人生过得安稳一点,然而父母心目中的“好路”,又是否是子女所愿?其实,父母的责任是做好四大角色——守护者、伯乐、导师及同行者,要对孩子细心观察和了解,适当时候给予鼓励,一旦子女走错路,及时帮助调整,在整段人生路中陪伴左右,而不被依赖。
  守护者——从旁观察
  守护者,顾名思义就是照顾孩子的角色。然而,很多家长都适得其反,忍不住出手帮助孩子,不让他们有跌倒的机会。当然,家长要先评估孩子的能力是否足以应付,也要了解失败的后果。父母放手并非撒手不管,而要从旁观察子女的能力,才是最佳的守护者。
  伯乐——找出潜能
  家长要看到子女有什么才干,并且让孩子知道。在我们的社会,成绩好的孩子获得更多注意,机会也比别人多。就如学校老师让成绩好的学生参加诗朗诵比赛,而并非真正朗诵好的学生才有机会。
  除了潜能,好的行为举止也是孩子的优点。家长应细心留意孩子的举动,并多给予赞赏。例如,家长可跟孩子讲:刚才看到你把很想玩的玩具让给表弟,你很乖,懂得谦让。家长不妨每天赞美孩子3次,有自信的孩子,不会坏到哪里。但切记不能乱赞美,要切中要害,孩子才知道你是真正欣赏,而不是敷衍。
  导师——人生建议
  父母是孩子最佳的“人生导师”。要成为孩子的导师,必须有两个条件,首先,要让孩子相信导师是百分之百对自己好的。家长做不了导师,孩子只能到外边去找,好的可能会找到师兄师姐作为导师,也有孩子四处认“老大”,误入歧途的可能。自己不教,孩子在外边就会被别人教,有能力的父母应自己担当这个角色。
  父母这个身份很长远,即使到了80岁,还可以做50岁儿子的导师。但家长要谨守一项原则:身为导师,不要定规矩,给孩子意见。不许孩子晚归,是担心他们的安危,还是为了管束?如果是为了后者,孩子只会不服气,也会影响彼此的关系。
  同行者——共谋对策
  家长们回想一下,为什么自己小的时候会反叛?就是因为父母话太多。父母最不该讲的是“早都跟你说过会这样了”,此话一出,任何孩子都不希望有这样的同行人。这句话的最大效果是显示父母的权威,但同时损害了亲子关系。
  与孩子同行,就要记住自己跟孩子在同一个战线。遇到困难,要一起商量对策。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焦点图片
  • 市总工会助力木兰溪生态文明发展项目入选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
  • 湄洲岛生态低碳发展案例再次亮相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 大爱和平 文明互鉴 第九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在湄洲岛举行
  • 灵华线羊角寨隧道上演“紧急救援”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