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类:冒充公检法人员犯罪 案例:2018年7月9日,城厢区万达广场林某接到冒充北京公安,以其涉嫌拐卖儿童被上网通缉,要求其上网接收通缉令,后被骗转账10万元。 防范建议: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履行公务,需向公民询问情况时,一定会持相关法律手续当面询问当事人并制作相关笔录,并且目前根本没有所谓“国家安全账户”等名目的银行账户。所以,当有人自称是上述机关工作人员告知你涉嫌某种犯罪,并要求你将存款转存到所谓“安全账户” 以进行保全资金的,都是诈骗套路,切勿上当。 第二类:冒充部队采购 案例:2018年10月20日,在南门某饭店的李先生接到自称“某武警部队干事”的电话声称要即将开展军事演习,需订购大量的盒饭,后又称需要订购某品牌的帐篷等军需物资,要求其与经销商联系,最后李某被骗预付金5万元。 防范建议:冒充武警部队人员、消防人员以军事演习为名订餐订军事设施实施诈骗,是骗子已玩弄多时的一个老骗局,但仍有人上当受骗。企事业单位、商户当遇到订餐,承揽工程、购货预付现款等情况,一定要弄清对象的真实身份,实地考察,确认无误后方签订合同。如果不慎受骗或发现可疑情况,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积极提供有关证据,协助警方破案,眼里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维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第三类:办理高额信用卡 案例:2018年3月,王女士到莆田霞林派出所报警称,其在网上办理信用卡,将个人信息填入网络平台,并汇款3千元用于“激活”该信用卡。 防范建议:办理信用卡需通过银行正规手续程序,到银行营业厅办理,切勿贪便宜,图方便,通过网络等不规范渠道办理。 第四类:网络兼职刷单 案例:2018年2月12日,小赵到镇海派出所报警,其通过网络刷单被骗8590元。 防范建议:钱太好赚时,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谨防高回报诱惑上当,如有发现此类诈骗或已经造成损失的,请立即拨打110报警,寻找兼职、工作等最好到合法的劳务市场,通过正规渠道和手续应聘。网络兼职要擦亮双眼,保持警惕,不轻易垫付资金。所有网络刷单的行为都是不合法,请不要轻易尝试。 第五类:淘宝购物退款 案例:2018年6月29日,莆田市城厢区某小区的杨女士接到某网站的客服电话,称其网购的衣服因质量问题要召回,在办理“退款手续”时,杨女士按照对方的提示进行操作,结果银行卡上69200元被骗。 防范建议:购物网站的退款会直接退到支付宝内,不需要知道您的银行卡等信息,接到所谓的质量有问题要退款的电话,千万不要按照对方的提示进行任何操作,应直接与网上卖家联系或直接致电网购平台的官方客服电话进行咨询,在网购的过程中应该保持警惕,不要轻易输入用户名,密码等信息,手机上收到的验证码都是信息、资金的最后一道防线,千万不要告诉任何人。 第六类:网络交友 案例:黄某于2017年12月在网上某平台认识李某,通过两个月网上聊天,确认了恋人关系后,李某以开店送花篮,买礼物等为由,先后要求黄某转账18万元,后又以自己要来看黄某的途中发生车祸为由,又转账10万余元,累计被骗28万余元。 防范建议:如果交往对象自称公职人员,您可以在他上班期间进行视频通话,看看其工作环境的真实性。未见面的交往对象,在确立恋爱关系后三个月内便开始以结婚,买房,生意周转,开店庆祝,亲友病重,交通事故等理由向你借款,你一定要警惕是否遇到骗子,别让自己的善良和同情心被骗子所利用。 第七类:投资理财 案例:2018年6月8日,陈某到派出所报案称,其2017年以来,通过一个微信好友推荐的平台,以15%的年化利率陆续投资40万余元,刚开始还能提现,现在平台关闭无法提现,遂报案。 防范建议:网上炒股需谨慎。切勿相信一些网上聊天群中自称可以帮忙提供股票信息的投资机构,也不要相信自称是证券公司的工作人员,所谓的高收益黑马股,因为正规证券公司绝对不会向股民提供所谓的黑马股票。在股票交易中,切勿泄露自己个人信息。 第八类:扫码链接 案例:2018年11月13日,在淘宝开店的陈女士收到客户给她发的“选中款式二维码”,陈女士没多想就用手机扫码,点击链接。结果手机中病毒泄露了个人信息,支付宝绑定的银行卡等信息被盗刷18000元。 防范建议:当前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尤为重要,各类商家、APP都会收集用户的个人信息,所以我们应该谨慎填写,尤其是陌生短信链接、二维码切勿随意点击扫码,另外快递单、动车票等含有个人信息的日常凭证切勿乱扔,当前诈骗案件为何能够做好精准诈骗,主要原因就是各类渠道的信息泄露。 许秋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