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岁月
九座山磨石寨宋代摩崖石刻群探秘
——兼对宋代“仙德古道”的重新诠释
【发布日期:2023-12-21】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

  仙游县西苑乡凤顶村与德化水口镇昆坂村交界,交界处传有摩崖石刻“九座至界”。周日在仙游两大户外天团“登无鞋”与“荒野召唤”的护送下,顺利找到该石刻。

  石刻位于两县交界处的隘口石崖上,隘口左右各有巨石向两侧延伸数十米。一侧往山坡上攀延,一侧向山下溪涧而去,古人在此基础上加修饰形成关口。现存数十块打磨工整的石板横亘在关口周围,显示这里曾是一个军事要塞。隘口巨石属于典型的“十八股头”垂直槽状石,像直立的杨桃,或单、或双、或凑挤在一块儿,人称“莲花石”。这种特别外貌的石头只分布在仙、德交界处区域,仙游的“十八股头”和德化的“石牛山”为代表。历史上这处仙德交界区域称为“九座山区”,可以说“莲花石”是该山区特产。

  经过一个小时的清理,发现这处石崖上共有3方摩崖石刻。左上为“九座至界”四个大字,石刻边框宽57cm、高87cm、字幅宽36cm;左下为捐修道路题刻,字幅宽50cm、高70cm,所刻文字:“杨泊震敬舍净财砌此路,求为□亲吴氏二娘起生浄界者舍钱十千,嘉熙改元二月日”;右下为另一捐修道路题刻,外框宽44cm、高60cm,上刻文字:“杨□起敬舍宝财五贯砌路三十丈,求□考妣□,五灵教妣岁民四县□起界,旹丁卯四月日志”。

  “九座至界”石刻

       “九座至界”石刻虽然没有落款,但石刻位于崖面中部约2米高处,是该处石刻群的主体部分。而其它两块则分布在左右下方,处于谦卑位置。据此推断“九座至界”石刻”很可能稍早于其它两块石刻。“九座至界”意为“九座山边界”,表明这是当时仙游西至、德化东至的分界线。

  德化县建县前其疆域分属尤溪县和永泰县,唐贞元年间(785-795年),析永泰县“归义乡”置“归德场”,场址设今德化县城,辖今浔中、三班、盖德、霞碧、雷峰、南埋、水口等乡一带地方,隶属永泰县,初具德化县雏形。五代后唐长兴四年、闽龙启元年(933年),闽王王延钧令升“归德场”为“德化县”,辖归德、永宁、集贤3乡。南唐保大六年(948年),划尤溪县南部常平乡、进城乡归德化县。而当时的“九座山区”属德化县“水口乡”管辖。

  但是,德化县的疆域并没有稳定下来。据南宋送黄岩孙《仙溪志》载,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莆田和仙游划归于兴化军,同时把仙游的来苏里划归兴化县。作为补偿,析“泉州德化县九座山”入仙游县。仙游县的版图失之东北,却收之西北,面积并无太大损失。“九座入仙”的调整,符合古代行政区划“山川形便”的原则,即取交界山分水岭为中间线。至此,仙德边界大体稳定下来,一直到现在。

  那么,《仙溪志》中的“泉州德化县九座山”面积究竟有多大?

  据乾隆《仙游县志》记载:“九座山在县西北七十里,为郡邑诸山之祖。”又:“盘髻峰,九座山之中峰也。亦名凤顶峰,上有佳木奇卉,四时不改其色。另有《泉南录》云:‘重峦叠嶂中,巍然高耸者,凡九。’旧经谓‘八峰环绕一峰,势若腾翥。’又名凤山,唐咸通六年智广创寺于此。”按照上述两志,“九座山”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狭义上的“九座山”专指九座寺后以“盘髻峰(凤顶峰)”为中心的九座山峰,这些山峰底径不过百米,高仅数十米,小巧秀气。而广义上的“九座山”则指今西苑乡几乎全域(约334平方公里),面积约为今仙游全域面积(约1835平方公里)的六分之一。

  “九座山区”并入仙游后,两县边界线长近30公里。北线从石谷解到硎头村,南线至度尾苦竹村。南线在西苑仙西村半林自然村有山路通往德化,2021年笔者数人在此处发现了清光绪元年(1875年)的仙德交界碑。而北线西行通道则在凤顶村西北约8公里处的“磨石岭”,与德化水口镇的“梅岭头”(坤坂村)交界。此处为山之隘口,上有悬崖直矗,下有溪涧深陡,筑石为关、为界再妙不过。看来,“九座至界”石刻便是两县的交界碑了。当然,“九座至界”四字书法为诸多今人所诟,以为美感不足、缺乏宋韵,疑为今人所为。然笔者观之刻面风化程度、其手工雕刻作法、其框线装饰特点、该石刻群互动关系,结合乡民口头资料和方志记载,认为“九座至界”刻石应为古人所为,具体可能年代选项有三:宋嘉熙元年(1237年)左右、明代磨石寨建造时、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关寨重建时。笔者倾向于稍早于宋嘉熙元年刻。

  宋代“磨石岭”古道

       南宋黄岩孙《仙溪志·道里》载:“仙游之境……邑有山路三:东出游洋,西出九座山、德化。士夫、商贾咸道此为捷径焉。”宋代仙游通往县外三大山路之二皆在西苑,笔者以为所谓“九座山”通道便是北线的“九座至界”关口,而“德化”通道很可能是南线的“仙游山”仙西村半林自然村处。据1995年县志描述:“九座山”通道出县城西经土坑、白塔、樟林、苦溪、坑朴、蜚乌、圣山、西苑、柯岭、九座寺、凤顶至德化县乾头,全长33公里。其中,凤山乡(现并入西苑乡)磨石岭至德化县境路段宽1.5米石砌道路,至今保存完整。这条通道至于凤顶街,由九溪边分为东西两段。一段向东沿溪行,古道平整宽阔,为绍兴八年(1138年)、十年(1140年)九座寺僧人修建,溪边崖壁存有当时修路石刻两块;数百米后过“尾厝桥”,为后至元戊寅年(1338年)九座寺住山僧人修建,桥面刻有建桥石刻两段。另一段由溪向西行百米,过“凤顶桥”,由九座寺住持慧亮法师建于乾隆丁丑年(1757年),桥面存有石刻一行;之后向北沿着凤山学校东墙外至九溪支流,上有“中后桥”石板桥两座,相距20米;今存一桥,上刻两行文字,为清乾隆丁丑年(1757年)慧亮法师所建。

  这两段古道在近千米外的北部汇合,汇入“磨石岭古道”。古道实测宽度1.2-1.5米不等,大抵上取山口和山脊处铺砌并不陡峭。沿途不时可见散落的“莲花石”(槽状石),向西便是著名的“十八股头”槽状石分布核心区。“磨石岭”取名于“莲花石”,槽状棱片坚硬异常,貌似磨刀石,是九座山区的典型石貌。

  “磨石岭古道”长约8公里,中点和终点各建有一石亭以供路人停歇,称为“内亭”和“外亭”。石亭以此地盛产的一种片石建就,石片一般厚20-30厘米、宽40-60厘米、长80-100厘米,呈水平节理自然脱落,乡人就地取材用以铺砌古道。而以该种片岩横竖交叠,无需过多加工,更可迅速建成一间数十平米的石屋。这种石屋结实牢固,充满原始的气息,驴客仿佛进入石器时代。

  “内亭”也称“香江隔亭”,供奉“泗州佛”,梁上悬有木牌“即陀山”。供桌石古老的素面石台,转角雕有竹节,这是典型的宋代风格。供桌石刻表明,这是一个名叫“杨有官”的孝子舍财为母亲祈求平安。而方形“绿豆星”香炉则是“兴贤里黄正顺奉”,雕有梅雀图案,属于典型的清代风格。

  “外亭”,又称“磨石亭”,则在“九座至界”石刻东约200米处,左右后三面巨石环绕,前左有一巨大“莲花石”,依托这些巨石,修有宽大的石寨墙,墙残高3米,顶部宽达1.5米。乾隆《仙游县志》载:“磨石寨,明有寨,后圮。国朝顺治十六年重建。”看来,此处便是县志里的“磨石寨”了。乾隆县志载:“仙邑东西狭而长……西北抵磨石寨一百里,德化县界。”根据现场勘察,“外亭”寨墙遗址一直延伸到“九座至界”关口,符合县志记载。“磨石寨”作为仙德交界的标志性建筑,在明代发挥着重要的军事功能。时为嘉靖初年流寇施虐,内陆流寇多由今龙华镇和西苑乡进入仙游,县志言“流贼多由此入”。当时设今龙华“广桥寨”、“南关寨”、 今西苑“磨石寨”、“蒋垾寨”、今大济“白岭寨”等。县志载,“磨石寨”和“蒋垾寨”二寨俱在县西北文贤里。外寇辄乘此入,捍守宜严密,磨石尤为要区。这说明,“磨石寨”作为仙德交界寨,担负着“御敌于境外”的重大责任。

  上述要寨的营建,与一个优秀的典史苏廖镕是分不开的,他在任上“身率民兵垒石设关以守”、“垒石作关门以便守御”。县志载:“苏廖镕,字大器,雷州人。以吏员铨考优等,正德末任典史。谦抑诚笃,服食俭约,为政不扰。嘉靖癸未觐回,适山寇薄邑,廖镕率兵往御,寇不敢近。初寇至,轻视山城,有一贼酋持赤帜竖溪傍,裸浴水中,廖镕径夺其帜,以巨石掷中贼,贼浮水从他岸逸。每出捕,辄草履走,上下山若飞,即健卒不能从也。与知县萧宏鲁参画战守机宜,贼遁去。巡按奖其供职勤而能守,遇贼勇而知义。丙戊再觐,卒于京。丧还,士民迎奠哀咏,立碑塑像配王彝。”明代典史,是县尉别称,负责全县治安、刑狱。苏廖镕继承了自宋以来优良的仙游“尉风”,以从九品的“微末”之官保家卫县,值得今人敬仰。

  杨伯震捐修道路石刻

       根据“杨伯震捐修道路”石刻可知,这是南宋理宗嘉熙元年(1237年)时任仙游县尉杨伯震捐修道路的题刻。南宋黄岩孙《仙溪志·尉》载:“杨伯震,迪功郎,漳州人,嘉熙元年任。”宋代县尉为县令佐官,主要负责一县治安。宋太祖建隆三年诏中书门下:“每县复置县尉一员,阶在主簿之下,俸禄与主簿同。凡盗贼斗讼先委镇将者,诏县令及尉复领其事。自万户至千户,各置弓手有差。”景德二年又诏:“镇将得捕乡村盗贼及受词讼”。县尉拥有一个县的治安权,但必须熟悉本地区的地理状况,以便警力布防和快速出警。杨县尉亲临边关考察,进行治安布防工作,在交通极其落后的朝代,这是相当难得的。宋代仙游县尉有着极其优良的“仙尉作风”,从凌景阳、段全、庄梦说、庄弥高到黄岩孙,宋代仙游县尉以“卑俗之位”成其大事造福于民。

  据石刻记载,县尉杨伯震捐资“十千”,也就是十贯钱,折合成白银十两。宋神宗初年(1078年)县尉工资每月为12贯钱、3石米麦,这是宋代基层官员工改后的“高工资”。到了南宋,由于连年征战,政府财政困难,官员俸禄减半支付。《宋史》载:“惟兵兴之始,宰执请受权支三分之一,或支三分之二,或支赐一半。”宋神宗时有县尉因经济拮据而大发牢骚:“五贯五百九十俸,虚钱请作足钱用。妻儿尚未厌糟糠,僮仆岂免遭饥冻。赎典赎解不曾休,吃酒吃肉何曾梦?”表面上看,月俸近6两白银也不少了,怎会如此落魄?原因是---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续夷坚志》录另一县尉打油诗:“平江九百一斤羊,俸薄如何敢买尝。”,堂堂县尉月俸只够买6斤羊肉,也是很凄惨的了。杨伯震捐了价值11斤羊肉的“净财”砌此路为母求往生净界,所谓“净财”就是通过干净渠道获得的用于供奉寺庙或则公益事业的钱财。这年初他新任仙游县尉,巡查全境边界至此慨然解囊。按照另外一块石刻记载,杨县尉的11斤羊肉可以砌路190米。现残存“磨石岭”古道平坦工整路况良好,还真得感谢杨县尉的那些羊肉。当然,“众人拾柴焰火高”,相信杨县尉的捐赠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南宋丁卯捐修道路石刻

       这块石刻风化尤其严重,内容为杨姓善士捐出五贯钱修了30丈(约95米)的路,为求考妣往生净界,并为临近四县(仙游、德化、永泰、永春)民众祈福。落款提到的“丁卯”年,通过石刻表面风化请款和石刻群互动关系,推测当为南宋末年的丁卯年(1267年)。宋人以为“桥梁道路,责在有司”,但宋代基层财政普遍紧张,桥、道等基础设施主要向民间集资,通过官员劝捐、僧侣募捐及民众自捐等方式进行。这其中佛教寺院的号召力不可小觑,从凤顶街开始的“磨头岭古道”,沿途桥梁、道路的建设无处不有九座寺的影子。宋代,九座寺和正觉禅师屡受皇帝封赐,正觉禅师逐渐神话为祈雨神。九座寺的影响力因此逐渐变大,辐射到福州和闽南地区,成为福建东部具有较高声望的大丛林。无尘塔的塔壁石刻也告诉今人,大量的善款从闽南和福州一带流入九座山区。在浓厚的佛教氛围中,以慈善事业来祈求家人平安的作法比比皆是,而“磨石岭古道”石刻正是明证。

  九座山磨石寨宋代摩崖石刻群的重新发现,揭开了一个很久以来不为人知的历史世界。一条古道、一道关口、一座古寨、一片石刻,曾经失落的文明在此展示在世人眼前,千年的风雨并没有完全剥蚀掉历史的记忆,石刻成了镌刻在大地上的烙印,而石亭也成了矗立在古道上的里程碑。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焦点图片
  • 市总工会助力木兰溪生态文明发展项目入选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
  • 湄洲岛生态低碳发展案例再次亮相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 大爱和平 文明互鉴 第九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在湄洲岛举行
  • 灵华线羊角寨隧道上演“紧急救援”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