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岁月
麦斜岩发现明代“大尺度”摩崖石刻
【发布日期:2024-06-06】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阿郎 玉锌】

  “麦斜岩”寺后绝壁上,近日发现一处明代摩崖石刻,离地约15米高。石刻位于“祖师洞”西崖壁上,长约320厘米,高约80厘米,这是目前发现的“麦斜岩”景区最大“尺度”的古代摩崖石刻。石刻为行楷和行草混写,共18列,每列1-5字不等,共计80字:

21.jpg

  游樵谷山,冠盖追从不尽,彷摹念信,戏呈诸君子。

  雁堂金刹入青冥,樵谷山如绿玉屏。

  谷转到门翻失寺,石敲无径但闻经。

  猿驯厨槛暮还至,僧去岩龛昼不扃。

  乃信华簪妨杖屦,攀萝欲上为君停。

                             中溪 李元阳

        石刻为明代巡按御史李元阳游览“麦斜岩”所题诗,乾隆《仙游县志》收录该诗,但石刻多了诗序和落款。另,石刻诗末句“为君停”,县志作“为谁停”,其余内容一致。

  李元阳(1497-1580年),字仁甫,号中溪,别号逸民。白族,云南大理人。明嘉靖五年(1526年)进士。初授翰林院庶吉士,1531年授江阴县令,任内外抗“海寇”,内惠于民。后升户部主事,监察御史,因直言贬为荆州知府。嘉靖辛丑年(1541年),借奔父丧,弃官回乡,隐居大理40年未再出仕。李元阳在文学上贡献卓著,与杨士云同修《大理府志》,并修订《云南通志》。著有《心性图说》《艳雪台诗》《中溪漫稿》。在闽中曾校刻《史记题评》《十三经注疏》《杜氏通典》等计764卷。由于他在哲学、史学、文学、书法、教育诸方面的突出成就,被誉为“史上白族第一文人”,在云南文化史占有重要地位。万历八年(1550年)病逝家中。

  李元阳于嘉靖十三年至十七年(1534-1538年)间任监察御史,其中嘉靖十五、十六年(1536-1537年)巡按福建。明代都察院设十三道御史出京,巡察地方官吏,为期一年,事毕还京。“监察御史”与“巡按御史”的角色相互转换,在京称“监察御史”,在巡称“巡按御史”。

  李元阳巡按福建期间恪尽职守,政声显著。乾隆《仙游县志》载其事迹四条:

  “尚书郑纪祠,……巡按御史李元阳批支官银二十两,给领修祠,奉安木主。”

  “嘉靖十六年,御史李元阳就民米内带征。”

  “太平驿…… (嘉靖)十六年,御史李元阳兴革事宜,以答应不敷,每米一石带徵银二钱二分,按月令驿丞亲领催办,仍择殷实户二名为夫甲,每人日给工食银二分,以酬其劳,不许经手用银,致滋侵尅。”

  “(嘉靖)十五年丙申秋旱,巡按御史李元阳奏免税粮三分。”

  故,“麦斜岩”李元阳石刻应在嘉靖十五、十六年(1536-1537年)这两年间的某个时候刻的。《李元阳诗词集》(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收录其《九鲤湖》一诗,未见录于陈清好主编的《九鲤湖志》:

  樵谷山中九鲤湖,九真曾此炼虚无。

  九真已去空湖在,波底犹存夜月孤。

  月孤水净何澄澈,泠泠湛湛传丹诀。

  子欲长生莫问人,要尔怀中大休歇。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