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做为市优秀党务工作者,莆田市纪委、监委驻市发改委纪检监察组常务副组长的陈清林,来到白塘镇双福村担任第一书记。 为了不负众望,不交白卷,上任伊始,深谙“磨刀不误砍柴功”之道的陈清林,通过实地考察,走访群众及召开各种会议,在集思广义的基础上,以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抓手,依托双福村独有的回族文化、优美的生态风景、丰富的古建筑资源等优势,致力于将双福村打造成为集文旅、休闲、观光于一体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的蓝图。 为了打造一个“靠得住,有本事”的村“两委”班子,陈清林十分注重基层班子建设。换届后,村“两委”成员得到了明显优化,实现了年龄降、学历升、结构优的目标。严格按照标准发展党员,三年来共培养发展党员对象4名、入党积极分子5名,不断壮大党员队伍。 陈清林坚持以结对共建为载体,常态化开展主题党日联动等活动,营造一种“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氛围。他将“机关党员+村党员”志愿服务纳入挂钩帮扶的活动内容,实施纪委领导“一户一帮扶”结对帮扶脱贫户措施。为推动网格治理,他深入实施“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工程,将全村划分为3个网格50个单元,成立3个网格党小组,选优配强党小组长,让他们参与社会治理,每年通过网格系统处理上报的各类事件300多件,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为构建和谐乡村传递正能量。 陈清林利用高标准建设的村史馆、党群服务中心等场所,不断丰富各场所的服务功能,让辖区内村民的生活品质在家门实现提档升级,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经济建设是陈清林驻村工作的“重头戏”。为盘活废弃资源,他积极为闲置资源“找婆家”。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曾一度闲置废弃的厂房、“两湖”钓鱼场、游泳池等重获生机,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拓宽村民致富增收的路子,他抓住“莆阳爽夏”等活动及央视节目走进双福带来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力推动农文旅多产业融合发展。鼓励村民房屋出租、土地流转、村内就业等。至今,已流转100多亩土地,引入“五农农业科技”等农业项目,发展“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的生态农业;重点抓好四个特色文化,擦亮“水韵双福”金字招牌,引进“深藏BLUE”等运营团队,开发运营新业态,不断壮大双福文旅产业。群众每年人均可增收1万多元。 在打响经济建设的“主动仗”后,陈清林又马不停蹄带领广大干群掀起基础设施建设的热潮。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已铺设沿河步道2200多米,村庄道路硬化改造1300多米,增设3个生活垃圾驿站,安装路灯80余盏,新建“同心桥”,实施上郭景观木桥危桥改造、鸬鹚危桥改造修缮,修建5个文化广场等工程,打造出整洁优美、宜居宜业的村居环境。此外,他还通过群策群力,兴修沟渠,兴建便民“智慧”菜市场,修建4条总长1700多米机耕路等民生工程,补齐硬件设施短板;筹集资金约300万元,建设公益性骨灰堂,打造绿色殡葬、惠民殡葬、文明殡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