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时,文学家、莆田人刘克庄把立言抬到最高地位;认为:只有立言才能不朽,立德、立功却都不能(《后村先生大全集》卷43、卷1、卷40、卷131)。对此说,今人还应辩证理解。2024年底,仙游人陈金添老领导出版一套《仙游印象》,10卷650万字。就莆仙地方文献来说,既是立言而流芳后世,又工程浩大则功德无量。其创举,起码有两:一、私人撰著,公私资助350多万元出版,应是新中国建立以来莆仙地域规模最大的。二、体裁,为方志、地方文献、地情资料的综合,目的归一:“爱国爱乡”“传承仙游文脉”。 得到陈金添老领导的惠赠,最近初览《话说仙游卷》,有感而发。 该卷,是陈老1978年《仙游风物》、1984年《仙游古今》的扩大版。并,有三个发展。 一是实地采访。如第87页载:20世纪70年代末,陈老到九鲤湖游览,亲眼目睹九仙祠香案上刻着何氏九仙与范侯的名字与生日。 笔者按:这,应是改革开放以后最早的记载。2000年,《泉州市志》48卷宗教第一章道教,将名字衍为九位真人;并将老九的定慧改为足惠,应是抄误。 二是挖掘研究。如第199页载:陈老据族谱而开展学术研究,有理有据地认定南湖三先生是堂兄弟、唐朝人。推翻了旧史志的错误记载:南北朝梁、陈时人。 笔者按:2019年我执编《莆田佛教寺院概览》时,将陈老的考证引用于第295页。 三是促进旅游。明代陈迁《仙游县志》首提仙游八景,应太简。民国《仙游乡土地理》概为仙游三十九胜景,似太滥。 2023年,陈老梳理为仙游三十六景,新立一说。在仙游史载中留下浓墨,足显爱乡之情。 笔者深为感动的,是第222页记载:20世纪80年代初,陈老在赖店横塘尼姑庵访得李霞《十八罗汉渡海图》。该图,1914年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优质奖章,上有林森、于右任等名人的题跋,实为珍宝。陈老没有据为己有,信念坚定地收归国有,现藏仙游县档案馆。 善心福报,冥冥之中、自有天意,40年之后遂成就《仙游印象》的大事业——有功有德之人,才能立言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