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全媒体记者 陈琳)清明将至,我市各主要祭扫场所文明祭扫蔚然成风,市民手持鲜花,秩序井然地前来祭扫先人。记者走访发现,祭扫活动少了烟火纸灰,多了鲜花追思;少了喧嚣嘈杂,多了肃穆缅怀,绿色文明的祭扫方式已成为市民的自觉选择。 在闽中革命烈士陵园,文明祭扫新风尚处处可见。园区内,各机关单位、学校团体组织的集体祭扫活动秩序井然,党员干部重温入党誓词,青年学生朗诵革命诗歌,企业职工敬献花篮,简朴而隆重的仪式传递着对先烈的崇敬之情。许多市民在祭扫后自发前往毗邻的闽中革命史纪念馆参观。馆内陈列的珍贵文物和历史照片,生动再现了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让祭扫活动更具教育意义。 在城厢区东风陵园内,文明祭扫的标语在园区内随处可见。“思亲莫让烟尘扰,鲜花一束慰先人”“讲文明,树新风,文明祭祀”等宣传横幅悬挂在主干道两侧;市民们手持素雅鲜花,秩序井然地入园。 记者走访发现,市民纷纷选择以鲜花祭扫这一文明、环保的方式寄托哀思,花店里,各色菊花、百合等素雅花卉被摆放在显眼位置。在市区多家花店,店主们纷纷推出清明祭扫花束套餐。一家花店老板表示:“现在市民更倾向于选择简约素雅的花束,我们特别设计了多种价位的祭扫花束,最便宜的10元一束,销量很好。”不少花店还提供网上预订、送货上门服务,方便市民。 一束束鲜花寄托哀思,一次次鞠躬彰显礼仪,市民们做文明祭扫的倡导者和践行者,以文章缅怀、鲜花祭奠、网络祭扫等现代方式寄托哀思,共同营造崇德向善、文明和谐的社会新风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