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厢区凤凰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朱碧芳,以“仁心”为底色,扎根基层,精心织就覆盖数万居民的健康守护网。她坚守社区一线,推动服务下沉,为辖区居民筑牢健康防线;她以身作则传家风,将善良与奉献融入血脉,三代人接力传承;她拓展服务维度,推动医校联动,为下一代成长倾情守护。 扎根社区 守护健康 今年5月,凤凰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到一面印有“医者仁心德高尚 关爱老人似至亲”的锦旗及一封手写感谢信,这背后是朱碧芳团队多年如一日守护文献小区李大爷健康的温暖故事。自2008年成为李大爷的家庭签约医生,朱碧芳的脚步便与老人的生活轨迹紧密相连——酷暑寒冬,她坚持上门测量血压血糖;病情变化时,她深夜调整用药方案;今年4月老人住院后,她带领团队定制个性化饮食方案,设计居家康复训练计划,用真心服务编织健康的守护网。 “这面锦旗与这封感谢信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朱碧芳感慨道。如今总能得到群众认可,而十几年前的境遇却恍如隔世。2007年9月,凤凰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作为城厢区首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一,朱碧芳是首批投身其中的工作者。“中心刚成立时,我们挨家挨户敲门建档立卡,被当作诈骗、广告推销员拒绝是常态。”回忆初期的艰辛,朱碧芳眼含笑意,“被狗追过,骑电动车下乡摔进泥坑里……这些故事多得能出一本书了。” 困难并未让朱碧芳停下脚步,她和团队成员始终砥砺前行。“你有没有发现,现在来中心的居民变少了?因为我们的服务下沉了。”成立以来,中心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实现了从医院到社区的转型,为居民健康编织了一张立体式服务网络。 从坐堂行医转为主动入户,从传统说教式服务升级为体检、防治、用药等具体关怀……朱碧芳带领团队交出了亮眼成绩单:全科团队签约居民36102人,建立健康档案58587份,建档率达85%;高血压管理4194人、糖尿病管理1907人、老年人管理6926人,健康管理率分别达83.2%、88.6%、80%。 家风化雨 爱心接力 “朱医生来了!”每隔一段时间,一些小区老人总会看到朱碧芳带着血压计、急救药箱出现。这位“社区健康守护神”不定期开展义诊志愿服务活动,服务300余户家庭,每年举办健康讲座10余场,带领团队常态化探访失能老人并提供免费体检,连续6年为400多名环卫工人提供公益体检服务。 “心怀善良,一路都是阳光。”朱碧芳常忆起母亲的教诲。她的母亲是位淳朴的农村妇女,用行动诠释了善良的真谛:“农忙时,妈妈会轮流把我托付给亲戚家帮忙干活;路上遇到困难的人,她总会倾囊相助。”受母亲影响,朱碧芳出门时总会在手机壳或包中备些现金,以备不时之需。在朱碧芳心中,母亲是塑造她人格的引路人,这种家风如春风化雨,让她坚定地走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 这样的家风浸润着三代人。朱碧芳翻出儿子几年前写的一篇随笔,开头写道:“我曾不解,为什么母亲总为工作晚归?电话总占线?”结尾儿子却深情道:“我们虽难团聚,但心在一起。因为有您和千千万万的医护人员,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今年,朱碧芳的儿子高考结束,即将迈入大学校门。他坦言志向:“想当一名教师,教书育人,传承这份奉献精神。”从困惑到认同,从支持到接续践行,有些使命无需言说,自成家风。三代人的脚印在时光里重叠,走出同一条奉献之路。 医校联动 护航成长 如今,朱碧芳兼任南门学校及两所幼儿园的健康副校长。她聚焦健康教育、传染病防控、心理健康等领域,通过讲座、应急演练、培训校医及班主任等方式,全面落实健康副校长职责。 她推动医防协同机制,为学生提供免费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将肥胖、低视力人群等纳入重点管理,实现早发现、早干预;通过“校医+家医”联动,将健康服务延伸至家庭。 作为教学负责人,她还为莆田学院等高校搭建基层人才培养链,推动实习、见习及社会实践,助力医学生成长。 “付出未必有回报,但回首时,发现自己哭过、笑过,帮助过那么多人,总会感到满足。一路向阳,风雨后终见彩虹。”朱碧芳如是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