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禁毒各项工作指标创历年同期之最
【发布日期:2013-06-26】 【来源:】 【阅读:次】【作者:晚报记者 许秋洪 通讯员 许良英】
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即国际反毒品日。1月24日至5月9日,全市各级公安部门开展“扫毒害保平安”严打整治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三个多月的整治行动,全市共破获毒品案件145起,抓获贩毒嫌疑人150名,查获吸毒人员357人,缴获各类毒品28.14千克,各项工作指标都已创历年同期之最。 记者昨从市公安局禁毒支队获悉,本次整治行动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受全球毒品问题泛滥、国内新型毒品蔓延、诱发毒品违法犯罪因素大量存在等的影响,当前我市毒品问题仍然呈发展蔓延趋势,禁毒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海洛因类案件下滑
海洛因、冰毒原是我市毒品市场的主要毒品,近年来随着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开展,特别是仙游美沙酮工作点建立,海洛因市场逐渐萎缩。但无论从破获案件数还是缴获毒品数来看,冰毒已经成为我市的主流毒品。 另一方面,零星贩毒案件比例呈现不断增大态势。本次行动共破获零星贩毒案件104起,延续了近年来零星贩毒案件比例增大的趋势,主要表现为以贩养吸的现象较为突出。在破获的毒品案件中,毒品犯罪人员多是以贩养吸者,相当大一部分既是吸毒者又是贩毒者,属于边贩边吸型的贩毒,其贩卖毒品的特点是次数多、分散、隐蔽。
犯罪手法更加隐蔽
随着我市公安机关对毒品市场打击力度的不断加大,在全市范围内形成打击毒品犯罪的高压态势,犯罪分子为了逃避查处,想方设法变换犯罪手段。 交易场所变化多样。有的选择在人员混杂的地带,有的选择在车内,边行行驶边交易等;有的则在娱乐场所、酒店公寓、网吧、茶馆等。而且,毒品犯罪手段多样化。近些年,毒品犯罪份子的反侦查的能力、技能和装备都有了明显强化,相当一部分毒贩自己并不出面进行毒品交易,而是发展几个“马仔”为其送货。
合成毒品滥用造成严重社会危害
近年来,随着公安机关打击力度的不断加强和贩毒分子对毒品市场争夺的日益激烈,毒品交易日益呈现出大宗化和暴力化的特点,一些毒贩为保障交易的安全,购买枪支进行武装贩毒,并使用暴力及自伤自残等方式以逃避公安机关打击。去年10月,城厢公安分局破获一起特大持枪贩毒案,缴获冰毒200余克,自制左轮手枪1支、子弹9发,该案在抓捕过程中,嫌疑人就多次驾驶汽车撞击干警的围捕车辆,企图逃离现场,逃避抓捕。 近几年来,吸毒人员刑事犯罪问题日渐突出,严重危害了社会治安,影响不容忽视。而吸食毒品人员多数无正当收入,这就使得其不得不通过实施犯罪来筹集毒资。根据不完全统计,吸毒人员刑事犯罪问题主要涉及“两抢一盗”案件,侵财动机非常明显。在近两年抓获的贩毒嫌疑人中,参与盗窃、抢劫、抢夺的约占42.1%;同时,由于滥用合成毒品刺激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导致精神障碍,造成幻觉、幻知,感觉与意识分离,吸毒情况下驾驶机动车,给公共安全埋下了极大隐患。如3月29日,涵江梧塘派出所民警在执勤时,就查获机动车驾驶人翁某吸毒后驾驶机动车。
|
荔林水乡 夜绽华光
毕业启航 共赴新程 湄职院举行2025届学生毕业典礼
荔城区北高镇 深入基层听民声 办好实事暖民心
古韵新声颂党恩 我市举行“迎七一”文化惠民专场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