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百家家训》主编黄祖绪先生带着厚重的书稿踏进家门,邀我为该书作序。鉴于我年事已高,本应婉言谢辞。但在翻阅其书样并与之交流沟通后,我被祖绪先生选编该书的初衷和执着精神所打动。联系到当今社会现状,深感宣传好家训、好家风,确是家家之需,人人有责。于是我接受了为本书作序的诚邀。 自古以来,我们的民族就很重视家风家训。《礼记》有言:“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国是千万家,家是微小国,家国相依,国家相生,治国有法,齐家有规。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历来重视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从严治党为引擎,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包括传承好家风、好家训这个道德源头。如同每个社会成员一样,每个党员背后也都有一个家庭,不是为人子女,就是为人父母。党员家庭的家风培养,是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题中应有之义。党风正带动民风好,社会风气自然清澈。习总书记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谈话时强调指出:“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良好家风和家庭美德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直观体现。” 家风是一种由父母或者祖辈所倡导并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并用以约束和规范家庭成员的一种传统风尚和作风。当我们对社会风尚有更多期许时,我们似乎应该拉近目光,看看家庭——这个社会最基础的细胞。家教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富有强大的感染力量。这也是家长们必须承担的责任。其实,家族的传承除了血脉之外,家风也应成为源源不断的清澈河流。家庭是未成年人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当我们期待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时,我们自己其实才是孩子的起跑线。这样一代人一代人才能慎终追远。 当今社会,各种信息如同波涛汹涌而来,而家庭是社会航船的压舱石。透视社会人士成败,面对种种诱惑,能否守住底线,往往也与其家风有关。在许多关键选择的天平上,家庭的砝码也决定人生的沉浮。家庭成为呼唤传统美德,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脚处。每日家常,对大事小事的看法、好恶;社区院落,对邻里路人的态度、言行;求知路上,对是非真伪的选择,取舍;事业征途,对利益法规的抉择、底线等等,都处处是家风好坏,家教松严的试金石。 祖传的家训,家风并非为许多人所熟知了解。我们的眼前被大电影,小手机吸引时,还是应该回身看看从古而来的东西。因而,宣传优良家风家训就更显得必要。有些人,汲取祖传家风精华,联系当下实际,形成自家风气并身体力行,引导、规范和约束家庭成员;而另有些人,忽视家风的重要性,不但放纵自身,而且贻误子女的健康成长。故此,有必要把宣传家风家训提到应有地位,加以普及,让更多人了解和践行好家风、好家训,使之薪火相传。有些地方,开展以书法、绘画、摄影、小品、戏剧等艺术形态进行宣传;有些地方,以征格言,选对联,晒家训以及巡讲等活动形式展开传播。这些都是让祖传的家训,进入家庭的好举措。家里挂有有艺术品味并呈现家训精神的作品,一方面美化家庭,同时也熏陶心灵。当然,祖传的家训族规不可避免带有所处时代的烙印,有其不当的一面。例如男尊女卑,重农鄙商之类,对此我们理当审视分辨,注意扬弃。 黄祖绪先生编辑出版的这本《百家家训》,对于普及家风家训无疑是一大贡献。他凭借扎实的文史功底,宽广的搜索眼力,把洒落四处的家风文化,采编成书。两百三十四个姓氏,四百一十五则格言,六十一万字,插图超千幅,实属不易。读者既可以纵览炎黄历代的家训概貌,又能感受先祖浓浓的关爱之情,品味古人教诲子女的丰富智慧。现该书由中国文史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一本好书,万家受益。古人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愿好家风,润泽中华! 是为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