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要“化读”
【发布日期:2019-11-20】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
作为教师,总要求学生多读书,惟多读,方扩大知识面,可丰厚知识背景,增进理解,提高学习能力。但总有家长不解,孩子都读了不少书,可学习成绩依然叫人担心,甚至不如那些一心仅读教科书的。有些家长就因此反对孩子多阅读课外书。
笔者,对家长这种怀疑能理解。但是不是能因噎而废食呢?绝不能因阅读课外书一时难见成效而放弃阅读。阅读成效如何,有时候确实跟阅读量是不成正比的。它还跟阅读习惯与方法有关。笔者总以为,多阅读才是孩子学习的正道,但还需注意阅读方法的跟进,方有比较好的学习效果。
那么,为何有些孩子很喜欢阅读,但学习成绩就是不如人意呢?据笔者观察,有些孩子读书总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囫囵吞枣一大恶果,就是食而不化,影响吸收。这就如那些暴饮暴食的人,吃了好多东西,不仅无法壮实身子,还吃坏了肠胃。有些孩子读书,一目十行,仅关注故事情节,而缺的就是对文字表达的品味,对内容的内化与感悟。一言以蔽之,没有读进去,更谈不上有好的消化与吸收。
面对孩子的阅读现状,笔者的建议就是,阅读要做到“化读”。什么是“化读”呢?就是做到阅读要切己,要品味、体验、融化贯通。阅读时,需要读后,细细咀嚼内化一番,或把语言,或蕴藏的言外之意等等,消化、吸收、融入自己的知识、经验之中,能把所学的化为己用。惟此,阅读会有比较好的效果。
读书能否做到化读,效果是很不一样的。孩子读书,有的仅为记忆而记忆,要求背诵,就背诵吧!甚至是因老师所逼不得已而为之。这种被动学习是难见大成效的。比如,很多孩子对一些名言警句,什么“花有重开时,人无再少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等等都能脱口而出,但就是无法切己,无法联系自己的实际,那些读了也白读,仍然沉迷游戏,不用心功课,在荒废学业,那几句至多仅为考试答答题而已,甚至因对其没有深切的理解,不仅无法自如运用,还出现别字呢?换而言之,他们所读,并无做到“化读”,没有做到把所读化为己用之功。
再如,阅读英国文学家王尔德的轶事,大意是,一天,王尔德路过一花店。他走进花店,并不买花,却对店员说,把橱窗里的花拿出一部分。店员不解,问其故。却言“只是看它们太拥挤了,心疼它们被挤坏了,想让它们放松一下。”像这样的故事,内容浅显,通俗易懂,很多孩子对一看就明白。很多孩子就仅明白为止。缺乏深思,过了几日就忘得了无痕迹。
如果孩子读完之后,不单是关注故事情节就完事,进而品味,这花关王尔德什么事儿?王尔德为什么会这样做?要换作我?如此关照的并非故事本身,而是故事背后的意蕴,是其为人,自己的为人。王尔德那样做,可见他有切己之心。看到花,就像看到自己一样,那样拥挤着,会是多难受呀!王尔德有种悲天悯物之心。由此心,会去做伤天害理之事么?而我们正需要这样一颗柔软之心去对待世界。感动之余,反省自我,有无此之心?我们的心是不是太硬、太无情了呢?若此,王尔德的轶事就深入己心,能为己所用。之后,触及“爱心”话题作文,就会自然想及王尔德之轶事,若用之,亦是易如反掌。如果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记句有表达特色的句子,或数个词语等,那学习的收获不就更大了?
可见,阅读,并非仅是读读而已,有时候,阅读需要浏览、略读、泛读,还需要精读等等,而想要有比较好的学习效果,一定少不了要“化读”,做到出“书”入化。
“化读”之功,才是读好书,乃做学问的必修之功。
□黄鸿彬
|
- 市总工会助力木兰溪生态文明发展项目入选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
- 湄洲岛生态低碳发展案例再次亮相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 大爱和平 文明互鉴 第九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在湄洲岛举行
- 灵华线羊角寨隧道上演“紧急救援”